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旧厂房改造博物馆的优势说明
来源:展示设计网 | 作者:探奥 | 发布时间: 1465天前 | 15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各国的保护规划实践中,利用旧工业建筑改扩建为博物馆是很普遍的做法,利用老建筑遗产发展博物馆业,改造的成本低,产生的附加值高,具福特的产业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历史和现代家荣的文化景观。对历史性的工业建筑及地段常采用以下方式经过改造赋予新功能,即保持原有建筑外貌特征(比表皮)和主要结构,通过室内空间的充实置换、内部改造后按新功能使用、更新基础设施的手法,引入新的城市功能,使精心处理的旧工业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实现创新和保护的统一。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这些建筑本身生存的活力,而且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一个好多建筑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被人们时代保留下来得到相对的永恒。

一、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为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优势

从城市建筑的城市区位和土地价值来看,保留一些优秀的产业历史建筑改造成各类主体博物馆可使我们可以继续使用旧城区基础设施,而且有助于促进以产业遗址为主体的博物馆旅游业。

(1)旧工业建筑区位优势

我国在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大量的工厂撤出主城区,进驻郊县,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这些工业建筑往往都在城市交通,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的区位,并且记载着一段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历史。于此同时,我国以博物馆为主的展示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各地的博物馆如如后春笋般建设中。博物馆的选址要求尽量便于群众集散往来,交通方便的区位,尽量避开喧嚣的闹市。当今的这些博物馆的选址要求与几十年前工厂选址的要求不谋而合。

(2)旧工业建筑空间优势

工业建筑一般都采用大型的承重骨架机构,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高,建筑坚固耐用;建筑的内部大空间具有使用灵活性,易于空间的变更调整。所以工业建筑的的本是寿命远远长于其功能寿命,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其物质寿命期间多次变更使用功能。

博物馆需要大面积的开敞空间,并能根据实际布展需求随意分割、灵活布置展示内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这些需求正好与工业建筑的特点吻合。

二、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意义

(1)对于政府及原有企业

随着政府提出”退二进三“的政策,即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优化市区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盘活城区土地资产,改善城市环境,鼓励二产企业特别是污染严重和亏困工业企业,退市进郊,拜托困境,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城区优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而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可谓是快速贯彻、执行这项方针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能迅速有效的调整城市的用地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减少政府开支,使城市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来说,旧工业建筑是它的固定资产和资本。如果将其拆毁势必是对国有资产的浪费,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不但保护了这部分国有资产,而且还确保了这部分的国有资产的持续产出。

(2)对于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是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实现各类社会职能的场所。因此博物馆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的博物馆建筑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为多。这不仅有利于文物的保护还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而一般的工业建筑的特点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同时,博物馆也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以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限度的社会职能为根本目的。利用原有的工业建筑改建成博物馆展示空间,不仅建设工期短、投资少,而且可以将节省下的资金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地方。

(3)城市文化的认同

一座城市有着自己的发展足迹,而旧的工业建筑就像是城市的记忆库或博物馆。当它不摁嗯再适应原有的功能要求,对旧区的铲平式发展旧等于抹去了某段历史。工业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它记载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我国城市区街工业的产生式工业发展初期的产物,旧工业建筑的保留并更新改造可谓是留下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发展变化的一个见证。同时,原有的工业建筑周边形成一种无形的圈,人们对这里有一种归属感,对旧工厂的每寸土地,旧建筑都有共同的认知。有些旧工业建筑成为居民心中社区的象征。它们的兴衰牵动着这里的每一个人。或许,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命运已经摆脱工厂兴衰的素福,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却永远保留着那段历史。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也是对历史、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回归。

(4)生态环境

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再呼吁保护环境的今天更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据统计,全世界的固体垃圾有百分之三十来自建筑工程。其中包括建筑施工过程以及为生产建筑材料所进行的生产工艺过程。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